雅思比較簡單?托福比較好考?考試的真相比你想像得更現實|到底雅思比較簡單還是托福比較容易

每隔一段時間,「雅思比較簡單還是托福比較簡單?」這個問題就會重新在各大討論版或YouTube頻道上復活一次。最有趣的是,十幾年來大家討論的角度其實沒有什麼改變,只是答案好像永遠不一樣。

我還記得自己第一次考雅思大概是在十二年前,那個時候的氣氛是這樣的——考托福的人被視為英文比較強、比較菁英的那群人,而考雅思的人,就會被偷偷貼上一點「英文程度不夠好」的標籤。就像你拿著雅思成績單報到時,有人會默默地問你一句:「你怎麼不考托福啊?」

這樣的印象到底從哪裡來,我們不太清楚。但可以確定的是,那時候的留學圈確實充滿了一種「托福比較高尚」的氛圍。

考試變簡單?還是行銷話術升級?

不過隨著時間演進,托福與雅思的全球報考人數、留學市場需求,以及學生偏好都逐漸發生變化。一開始,托福獨領風騷,但後來雅思也迅速崛起,尤其在英國、澳洲、加拿大的留學申請上佔有一席之地。

於是,當這些考試機構發現自己需要跟對方搶學生的時候,他們開始轉換策略。托福開始變得「機考友善」、「考題有模板」、「閱讀選項變好選」,於是網路上突然流行一種說法:「其實托福比雅思簡單,你只要模板背好就會拿高分。」而雅思這邊,也不甘示弱,強調自己的「語言真實情境」、「多元口音訓練」、「手寫更靈活」。

說白了,哪個比較簡單這件事,已經不是教學內容在比拼,而是行銷策略的調整。

考試設計者知道大家怕難,所以紛紛推出看起來比較「人性化」的改革。只是這些改革有沒有真的讓考試變簡單?還是只是讓你「感覺」變簡單?

考試制度不斷變,你的英文真的跟上了嗎?

近幾年,又有一個新選項進入戰場:PTE。很多留學生一開始根本沒聽過這個名字,結果上網一查發現到處都是人在說:「PTE超簡單,口說優些題型根本不用想,只要唸出來就好」、「它是電腦判分,不用怕口音」等等。

於是新一輪討論又開始:「欸,那是不是應該去考PTE?比雅思、托福都還容易?」

但不管是托福、雅思,還是PTE,其實它們的設計目的從來都不是「考你背模板的能力」,而是測驗你能不能用英文有效溝通。

你可以因為某個考試有錄音口說、題型簡單、文章短一點,就覺得它比較「好準備」,但準備的過程其實還是反映出你英文底子的厚度。

考試只是形式,難的是你英文的底子

所以現在的問題不是「哪個考試比較簡單」,而是你在英文這條路上,準備得夠不夠紮實。

我們來做個比喻好了:如果你今天游泳技巧很好,你是仰式也會、蛙式也行、蝶式也能,甚至閉氣游兩圈都沒問題,那你去參加哪個泳賽,其實都差不了太多。但如果你只會憋氣狗爬,那你就算參加「寶寶的游泳初階測驗」,你還是會嗆到水。

語言能力就是這樣。你越強,任何一種考試都能應付;你越弱,什麼考試都像地獄。

這也就是為什麼你會發現,有些人托福考不過轉考雅思還是卡在同一分段,有些人雅思不順利換考PTE還是一樣卡在 Speaking 或 Writing。並不是考試設計針對你,而是你還沒打好基礎。

不要再問哪個考試比較簡單,問自己英文有多強才是真

現在市場上每一種考試都有說法:「托福可以模板、PTE判分快、雅思比較活、有情境模擬感」,但事實是,它們終究是語言能力測驗。再會設計模板也只是短期幫助你過關的方法,不是長期讓你真正掌握英文的解方。

如果你真的想準備出國、想讓英文成為你人生的工具,那最值得問的不是:「哪一個考試比較簡單?」而是:「我能不能用英文完整寫一篇論說文?我能不能理解5分鐘的英文訪談?我能不能順暢地表達自己的意見?」

而不是:「我能不能背模板?」或者「哪個選擇題比較簡單猜中?」

最終結論:你要打的是考試,不是擦邊球

就像我當初考雅思那年,有人說:「你這麼會,你應該去考托福。」但現在回頭看,我才發現,其實不是我選了雅思,而是我選擇了提升我的語言實力。

因為當你的語言真的夠強、你的表達真的夠準,你不需要問哪個考試簡單,你只需要問自己:「哪個考試最適合我的申請目標與未來規劃?」

所以,拜託你,不要再搜尋「托福比較簡單還是雅思比較簡單」,你該搜尋的是:「我要怎麼提升我的英文寫作?」、「怎麼練聽力?」、「怎麼講話可以更自然?」

因為這些才是你能真正帶得走的能力。考試,是過程;實力,是目的。讓自己變強,哪一種考試對你來說都會是簡單的。

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:

Leave a Comment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