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常遇到準備在下個月參加雅思的同學,走進教室的第一句話幾乎都是:「老師,時間來不及了,我要背什麼高分句、什麼艱深單字,才能把口說拉上來?」我理解這種焦慮,因為申請進度卡著、夢想只差臨門一腳,誰不想在最後一個月抱佛腳?但殘酷的真相是,真正能在考場上穩住分數的,不是你昨天晚上剛背進去的華麗片語,而是你已經烙在肌肉記憶裡的基本功。
雅思口說評分的核心是能不能被聽懂、能不能連貫、文法是否穩定、詞彙是否自然,這些都無法靠短期堆疊華麗度來遮掩。如果你把最後一個月拿來狂灌罕見字與複雜句,結果往往是腦袋同時在想故事內容、還要顧文法、再硬塞生字,臨場就會卡殼。
相反地,把時間用在「讓已會的東西變得更穩」,把過去式不再漏掉,把第三人稱單數 s 不再忘記,把可數與不可數名詞分清,把句子說短、說準、說順,這些才是能立刻轉成分數的地方。最後一個月,請先把心態從「追求更難」切換為「確保更穩」,你會意外發現焦慮感下降,開口的流暢度卻上升。
回到發音與文法地基:能被聽懂的清楚,比堆砌的華麗更值錢
多數人在口說卡關,表面看起來像是內容不夠豐富,實際上是聲音與文法的地基不穩,造成考官理解負擔。一個月要見效,最值得投資的是發音與基礎文法的穩定度。
發音不是要你變英國口音或美國口音,而是把母音長短、重音位置、連音與弱讀練到「不會妨礙理解」;當你的 ship 與 sheep、full 與 fool 不再混,讓考官的真正聽得懂你想表達的內容。
同樣的,文法面最常失分的不是高級語法不會,而是基礎錯誤反覆出現,例如昨天發生的事忘了用過去式,第三人稱單數永遠漏 s,many、much、a piece of、pieces 的搭配不確定,advice 誤以為可數,information 後面硬加 s,這些錯誤一旦在短時間內重複被聽到,分數就很難上去。
把你已經會的句型打磨到「自動化」,比起臨時塞進一串艱澀字更能換到分數。記得,雅思口說要的不是作文秀場,而是日常可理解的英語;能被聽懂的清楚,就是最有價值的「高級」。

用一個月把「會」變成「穩」:把聲音、句子與內容綁在一起
進入實作層面,最後一個月請每天安排固定時段練「聲音+句子+內容」的綁定,讓輸出變成肌肉記憶。從聲音開始,選擇你最容易混淆的幾組音做短而密集的矯正,把 /ɪ/ 與 /iː/、/ʊ/ 與 /uː/、/æ/ 與 /e/ 這些會讓單字意義跑掉的差異練清楚,再把正確的聲音放進高頻句子裡,例如過去式的敘述句、對比句、原因結果句。
接著用「shadowing 跟讀法」把節奏與連貫度練順,素材選生活訪談或新聞簡述,先聽一句、停一句,慢速對位口型與重音,再逐步提速到自然語速。這麼做的目的不是模仿口音,而是讓你的嘴巴學會英語的節奏感,說話時不再一字一頓,能把內容像「一條線」推出去。
在內容上面,與其硬背萬用模板,不如建立幾個你非常熟悉的「自我敘事模塊」,例如童年回憶、學習經驗、工作片段、旅行故事,把每個主題各備三個可互換的細節,並用最順口的句型表達。當考官臨時拋出題目,你就能把熟悉的模塊迅速拼接成有頭有尾的回答,而不是在腦內同時做翻譯、找單字、套模板。
把聲音、句子與內容綁在一起練,兩週後你會明顯感覺到「我不用想太多也說得出來」,這就是穩定度的起點。
考場思維要簡化:建立可複製的回答骨架,臨場只做加減而不做發明
許多同學在 Part 2 與 Part 3 掉分,並不是英文不夠,而是臨場組織過度複雜,腦中同時忙著想例子、挑單字、抓文法,結果一緊張就斷線。最後一個月的關鍵,是把你的回答骨架簡化成可複製的流程,讓你在考場只需填空,不必即興發明。這種骨架的好處是穩定,能在有限時間內輸出有組織的內容,並且把錯誤面積降到最低。
對於「最後一個月到底要不要背單字」的焦慮,我的建議是:平時不要硬塞大量新字,因為上場很難用得自然;真正有用的是考前半小時挑一到兩個與熱門話題相關、你確定說得出來的字或片語,當作救命稻草,例如 sustainable、mentally refreshing、time-consuming 之類,數量少、但你能確定在合適的地方說得順,這才是能在口中活起來的詞彙。記住,考場思維越簡化,表達越清晰,你越能把注意力放在內容傳達,而不是在文法迷宮裡打轉。

像球員一樣備戰:罰球準就不怕三分不準,讓可控的都可控
最後一個月的備戰,我常用籃球做比喻。如果你的罰球百分比很穩,就算三分球偶爾失常,你仍能靠罰球把比賽守住。
雅思口說也是一樣:把可控的全都練到可控,臨場變數自然就不再可怕。可控的是什麼?是發音的清楚度,是過去式與第三人稱單數的不犯錯,是可數與不可數名詞不再亂用,是每一題都能用固定骨架開頭並收尾。把這些練成條件反射,你的注意力才有餘裕去回應考官追問,才能在 Part 3 把觀點講深而不崩壞。
進入最後一週,把每日練習壓縮成高品質短時段:十到十五分鐘影子跟讀調聲音,十五分鐘小題快答拼流暢,十五分鐘針對個人高頻錯誤做文法矯正,再花十分鐘口述一天的生活,把語言從「考試模式」轉回「使用模式」。考場當天,不要再大修大改,只做你最熟的熱身流程,讓嘴巴先跑起來;上場前如果非得背點什麼,就只背那一到兩個你剛好還缺的詞。
走進考場時,提醒自己今天的任務不是炫技,而是讓考官舒服地聽懂你在說什麼。當你把發音講清、把句子講順、把故事講完,分數自然就會站上你該站的位置。最後一個月,請相信紮實比華麗更有力量;當你的基本功像罰球一樣穩,雅思口說就會從「看運氣」變成「有把握」。
你可能有興趣的文章:
- 每個雅思戰士都懂的痛:明明差一點點|雅思卡關了怎麼辦?真正讓你分數卡住的不是運氣,而是方法
 - 澳洲打工度假沒有你想的這麼簡單:你可能遇到的挑戰與真相|只有我會告訴你的真相
 - 學英文真的有捷徑嗎?先把這件事情打掉重練,才是唯一的快速通道|真正的捷徑,不是速成,而是這件事情
 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