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angaroo, eastern grey kangaroo, animal, macropus giganteus, nature, marsupial, macropod, mammal, herbivore, wildlife, wild, fauna, wildlife photography-6396706.jpg

澳洲打工度假沒有你想的這麼簡單:你可能遇到的挑戰與真相|只有我會告訴你的真相

在台灣,澳洲打工度假幾乎成了一種「必修課」。不論是鄰居大哥、樓下管理員、親戚的孩子,似乎人人都去過。許多年輕人也因此覺得,如果沒去過,彷彿就落後別人一步。大家心裡想著:「去一趟澳洲,不但能賺錢,還能體驗人生。」

但事實真是如此嗎?許多人懷抱著美好的幻想落地,卻發現自己所面對的挑戰遠比想像中的多,甚至有人最後帶回台灣的,不是存款和流利的英文,而是滿肚子的挫折與後悔。

中文舒適圈,真的能取代英文嗎?

很多人一到澳洲,馬上被華人區的便利吸引:餐館有人說中文,打工工廠老闆是華人,生活圈子也都是台灣人或中國人。表面上看似一切無縫接軌,但實際上,這樣的環境等於只是「換個地方講中文」。

你以為自己在國外,實際上卻過著「另一個台灣生活」。更嚴重的是,這樣的舒適圈會讓人完全失去提升英文的動力,因為日常生存不需要英文。很多人告訴自己:「反正外國人也聽得懂簡單英文」、「反正講中文也能混得下去。」結果過了幾年,英文能力依然停留在原點。這樣的選擇,等於浪費了原本最寶貴的語言環境。

七年後的殘酷考驗

我遇過不少學生,他們一開始只是抱著「去體驗人生」的心態到澳洲,結果愛上了當地的生活,於是待了五年、六年,甚至七年。然而真正的現實挑戰在這時候才浮現。想要留下來,就必須通過雅思考試,通常要求是四個六。可惜,很多人因為長年待在華人環境,英文一直沒有系統性進步,雅思測驗往往只能拿到 4 或 5 分。試想,在半年內要把分數從 4 分提升到 6 分,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。

最後,他們只能無奈地回到台灣,卻又要面對台灣職場的現實考驗:在澳洲七年,英文沒學好、專業技能也沒有累積,只是在工廠裡切肉、打工,能為履歷加分的東西少之又少。這樣的人生,恐怕不是他們當初嚮往的「打工度假夢」。

生活挑戰處處都需要英文

除了職涯與移民的壓力,生活本身也充滿挑戰。你可能會發現,光是剪頭髮都需要基本的英文溝通,否則就只能祈禱設計師理解你的比手畫腳。買藥、看醫生,更是需要清楚表達症狀,否則會有醫療風險。就連日常生活中的小細節,例如開銀行帳戶、租房子、處理手機門號,都需要英文。

很多人因為害怕講英文,只能依賴朋友幫忙,結果反而喪失了獨立生活的能力。這樣的「海外生活」,真的符合你出國的初衷嗎?如果你只是想在中國城裡用中文過日子,那麼飛到澳洲和留在台灣,真的有什麼差別?

在出發前,請先問清楚自己

澳洲打工度假並非完全不好,它確實是一段能拓展視野、累積人生經驗的旅程。但在出發之前,你必須先問自己:「我到底想從這段旅程中得到什麼?」如果目標是提升英文,那麼在出國前就該把英文基礎練到一定程度;如果希望累積職場經驗,就必須規劃自己要嘗試的產業,而不是被動地去工廠切肉。

如果只是想賺快錢,那也要認清現實:澳洲的物價與生活成本不低,想存下一大筆錢並不容易。唯有想清楚自己的目標,並且在英文和專業上做足準備,你才能讓澳洲打工度假成為人生的跳板,而不是「換個地方受苦」。

推薦合作夥伴

里茲螞蟻英式IPA課程

ABC澳洲打工度假代辦中心

你可能會感興趣的文章: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